陌生FaceTime通话或藏诈骗陷阱
法治周末记者 李含
“***@163.com要求进行FaceTime通话……”近段时间,不少苹果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样一条陌生视频通话邀请,被弄得一头雾水。
“难道是有什么奇怪的组织想吸收我?”“此类电话千万别接,不然会盗取你的苹果ID!”“一接电话手机就会被锁死,资料全部泄漏,银行卡的钱都会没了!”一时间,流言四起。
专家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苹果手机上的FaceTime通话功能,实际上是一款可以单向拨打的视频电话,本身并不存在安全隐患,不用担心会盗取苹果ID等问题;只不过,FaceTime通话功能可以单向拨打的性质,存在被人利用进行垃圾信息骚扰和录像诈骗的可能性。
陌生邮件发来视频邀请引恐慌
“苹果手机我都用了3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收到FaceTime视频通话的邀请。”周静(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9月6日晚,正在看电视剧的她,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邮件地址发来的FaceTime通话的邀请。
“手机一弹出这个邀请,前置摄像头就自动打开了,我拿起手机突然看见自己的脸成为了手机屏幕背景,还吓了一跳。”周静回忆,买回苹果手机以来,自己从来没有用过FaceTime通话的功能,此前也只是听说这是苹果设备之间可以互通的视频聊天功能。
“现在微信、QQ都能进行视频通话,对于苹果手机自带的这个功能,我是一点都不了解。”考虑到自己并不认识给自己发来FaceTime通话的邮件地址,出于安全考虑,周静并没有理睬,过了一会,这个电话就自己挂断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头雾水的周静上网开始搜索有关陌生邮件地址发来FaceTime通话的消息。没想到,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原来,在周静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在近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无所顾忌,直接接通了电话,发现除了漆黑的屏幕外,根本看不见对方,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还有一些人称,接通电话后会显示一些博彩、借贷等垃圾广告信息”。
周静看到,对于这种电话,还有不少人在网上提醒,可能是有不法分子试图盗取苹果手机用户的苹果ID;一旦接通电话,对方就能盗取密码,进而拿到手机存储的各类信息,包括各种应用账号的密码、银行账户信息等,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看到这儿,我就庆幸自己当时没有理睬那个电话。”周静表示,“但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陌生邮件地址就能够通过FaceTime给我打来这通电话,这里面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存在利用视频进行诈骗隐患
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事实上,网络上对于FaceTime能够导致手机被锁、盗取账号信息、影响财务安全等恐慌,完全没有必要。
“手机被锁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苹果ID密码泄露所致。通过拨打FaceTime电话获取对方苹果ID进行盗号技术上不存在可能性。”李铁军介绍,只要用户的密码设置足够安全,就不容易被盗,与接不接FaceTime电话并无关系。
李铁军表示,FaceTime视频可以简单理解为视频电话,不消耗电话费,用的是流量成本,“跟QQ视频和微信视频只能是好友发起不同,FaceTime视频请求允许陌生人发起,因而非常容易被用来发起垃圾消息骚扰”。
此外,李铁军还指出,除了垃圾信息外,如果苹果手机用户接收陌生人的FaceTime视频请求,那么视频影像就可能被对方录像,“这时后果可能就严重了,对方可能会将截取的视频用在其他地方,比如,用来冒充你的身份欺骗你的亲朋好友”。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此前已有不法分子利用QQ视频录像的方式,开展诈骗活动:不法分子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受害人的QQ密码,并录制该受害人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该QQ号码与受害人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受害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法治周末记者从腾讯手机管家安全团队处获悉,目前已经接到用户的相关举报,经验证此类陌生FaceTime视频通话存在录制用户脸部视频的风险,一旦被诈骗分子利用,可用于社工诈骗,譬如人脸识别、熟人诈骗等。
骚扰电话治理仍待进一步规范
“对于通过FaceTime通话来非法获取苹果手机用户脸部截图、录像视频等信息,继而进行网络电信诈骗的行为,将构成诈骗罪。”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廖天虎表示。
此外,廖天虎指出,如果此类FaceTime视频通话仅仅用于开展广告信息推送,涉嫌构成对苹果手机用户的骚扰;不过,我国目前相应的法律对此规定并不详细,且存在执法难的问题。
2015年5月,针对长期侵扰手机用户安宁的垃圾短信问题,工信部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
然而,对同样困扰着手机用户的骚扰电话而言,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更为详细的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骚扰电话治理进入“深水区”,现有单纯依靠管控通信渠道的做法,难以取得进一步明显成效,亟待创新管理方式,推动源头治理;工信部将继续深入研究骚扰电话等垃圾信息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完善垃圾信息治理长效机制。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工信部正在推动《网间骚扰电话治理技术要求》《通信网络不良语音信息判定标准》《通信网络不良语音信息处置规范》《电信网络不良和诈骗语音处置技术能力要求》等一系列骚扰电话治理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届时将为相关治理单位开展骚扰电话处置提供明确的依据。
“近日正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中规定,商家不经消费者同意拨打推销电话、发送商业短信和邮件的行为将被禁止。未来,此类行为有望得到进一步规范。”廖天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