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商讯


欧盟围剿避税天堂 各国出于自身考量各有盘算

  各国税务制度的不同以及银行保密法的实施,使欧洲成为全世界的避税天堂。世界经济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迫于来自美国与内部的双重压力,欧盟不得不在纠结中围剿避税天堂。但欧洲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又各有盘算,难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欧盟围剿避税天堂,任重道远

  欧盟 交换信息 形成合力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张杰

  不久前,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对媒体发表了一场演讲,呼吁严厉打击各类逃税行为,因为这不仅事关经济民生,还关系到公平公正。他说:“欧盟用公众缴纳的税款为希腊提供救助,但希腊却有一些超级富豪为了避税把钱转移到瑞士的账户上,这如何解释?”被舒尔茨抨击的瑞士,其实有一个美妙的名称――“避税天堂”。

  究竟怎样才算是避税天堂,欧盟各国并无统一标准。总部位于英国的非政府组织“税收公正网”根据金融业规模和银行保密程度公布了一份避税天堂名单,瑞士排名第一,其次是开曼群岛和卢森堡,令人意外的是,就连德国都排名第九。

  欧盟估计,偷税漏税每年造成的损失约有1万亿欧元。“税收公正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藏匿在全球各地避税天堂的资金总额估计高达21万亿到32万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存于世界各地的黄金、房地产、游艇豪车等有形资产。要知道,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有约15.68万亿美元。

  为什么欧洲乃至世界的避税天堂如此兴盛?

  首先是因为欧洲每个国家的税务制度不同,税务部门的影响力也只限于境内,如果各国之间不签署税收协定,彼此交换各类资产信息,一国的查税官就无法在其他国家展开工作。在绝大多数国家,控告一方偷税漏税的举证责任在政府,而税务局的查证手续非常繁琐、耗时很长,再加上避税天堂政府的不配合,这让富人将资金转移到避税天堂非常容易。比如,按照卢森堡法律,在当地注册的投资基金基本不用交税,这吸引了欧洲各国近2100亿欧元的资金。另外,卢森堡的税率在欧盟国家中处于低谷,很多企业在卢森堡设置子公司,并将盈利显示在卢森堡的子公司里,这样就可以享受低税率。

  第二是因为自瑞士银行而始的“银行保密法”让瑞士银行业尝到甜头之后,卢森堡、奥地利等国家相继颁布了银行保密法,这些国家的银行利用该法律,保护银行储蓄者的各种信息。虽然避税天堂对此矢口否认,但一名举报人去年提供的数据显示,来自170个国家的13万人将钱转移到避税天堂,从而藏匿资产逃避税收。

  为健全征税系统,美国2010年颁布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之外的企业和个人,与潜在的美国逃税者之间的交易数据必须提供给美国相关税务机构,否则这个企业或个人将禁止在美国开展业务。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市场,美国定下的规矩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曾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也接纳法案提出的一些新标准,并将其作为欧洲征税系统的基础。”就连一向强硬的瑞士也不得不低头。2013年年初,瑞士最古老的威格林银行向美国承认隐瞒美国客户12亿美元收入,在支付巨额赔偿后宣布关闭。

  在美国的带动与逼迫下,今年4月,欧盟的法国、英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和德国在欧盟财长都柏林会议上表示,六方将自动交换资本收益方面的相关数据。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5月21日的欧洲议会会议上已经表示,欧洲税务当局已经建立了自动交换就业、养老金和保险收入等项利息的机制,但是他希望把交换信息的内容扩大到红利、投资收入和其他所有收入领域。欧盟税务专员阿吉达斯・赛梅塔也曾表示,欧盟将在今后要求各成员国税务部门自动交换有关资本利得、股息和版税等方面的详细银行资料,现阶段,已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同意共享这些信息,下一步将在欧盟框架内实施该自动交换机制,并力促该机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标准。为此,欧盟将在G8、G20和经合组织框架内开展大量协调和争取工作。此次峰会还呼吁就增值税欺诈问题采取紧急行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反向征收机制”,从而保证各成员国可以迅速介入各种突发和大规模的增值税欺诈案当中。

  在此背景下,卢森堡表示,将改变保密做法,加大银行透明度,协助打击外国储户避税。该国财政大臣吕克说:“卢森堡不依赖试图避税的客户开展业务,国际趋势是银行存款信息自动交换,我们不再反对这一点。”该国首相容克也表示,将于2015年年初建成并执行信息自动交换机制。但他同时坦言,信息交换机制如何确立也要取决于同瑞士、列支敦士登、摩纳哥等非欧盟成员国的谈判结果。

  奥地利 妥协不易真改更难

  本报赴奥地利特派记者张亮

  曾经唯一反对自动交换银行信息的成员国奥地利,在其他成员国和美国的重压之下,最后只好“逆来顺受”,不再坚持说“不”。

  奥地利财政部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局局长哈拉尔德・韦格莱茵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业是奥地利经济的重要支柱,现有的800多家银行大都是小型银行。银行资产总额达1.2万亿欧元,相当于奥地利国内生产总值的4倍左右。上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剧变后,奥地利银行界“捷足先登”,纷纷在该地区开设分行和保险公司,投资总额达2100多亿欧元。由于其经济增长较快,中东欧国家近年来成了奥地利银行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奥地利虽然是个小国,但金融业高度发达,也一向被外界视为欧洲的避税天堂之一。奥地利中央银行发布的数字显示,奥地利银行业现有存款3500亿欧元,其中欧盟公民存款350亿欧元,其他外国公民存款530亿欧元。正是低存款税率和实施了200年之久的银行保密法规,吸引了大量外来存款。

  但韦格莱茵断然否认奥地利是避税天堂,并称之为莫须有的罪名。奥地利宪法明文规定,奥地利人的银行信息受到严格保护。韦格莱茵说,银行保密并不等同避税天堂。事实是,无论个人还是公司,在奥地利银行开设账户全都是实名制,外国公民和公司亦如此。奥地利银行存款税率为25%,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对于外国人的存款税,奥地利银行实行代扣制,并如数交给储户应纳税的所在国家,但不提供储户名单。韦格莱茵认为,这种税务代扣制行之有效,而欧盟委员会提议的自动交换银行信息计划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还会耗费银行的大量人力和物力,得不偿失。他还补充说,现在银行存款利息很低,利息税收实际上是有限的,并不像欧委会估计的那么庞大。

  直到在4月中旬举行的欧盟财长都柏林会议上,奥地利仍强烈反对自动交换银行信息,理由是该国宪法规定保护银行信息。韦格莱茵说,奥地利是小国,面对欧盟一些大国和美国的巨大压力,奥地利只能退让,否则就会背负避税天堂的不实之名,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他还补充说,实际上,美国的内华达州和特拉华州才是全球最大的避税天堂,而其强压别国分享银行信息的做法并不对等。

  奥地利总理法伊曼也曾表示,奥地利愿意加入反逃税行列,“我们不希望国际上对我国有这样的印象,似乎奥地利在保护逃税者”。但他同时还附加了三个条件:其一,自动交换银行信息要符合经合组织的标准;其二,应加强对皮包公司和信托机构的监督;其三,奥地利与瑞士以及列支敦士登签署的税务协定不受影响。而最为核心的是,信息互换仅针对外国投资者,而奥地利公民的银行信息则确保不受侵犯。换言之,奥地利将有条件地参与欧盟成员国之间自动互换银行信息的行动,以洗清其避税天堂的污名。

  瑞士 压力巨大 面临转型

  本报赴瑞士特派记者孙天仁

  外界习惯把瑞士这样的离岸金融中心称为避税天堂,但瑞士人更愿意称之为“安全港”。不管怎么说,靠安全、保密、信誉立命的瑞士银行业正承受来自美国、欧盟的巨大压力,逐步松动银行保密制度,以配合打击偷税漏税行为。

  瑞士政府5月28日宣布,为化解瑞士与美国政府就打击逃税问题产生的纠纷,瑞士将允许其银行向美国税务部门提交更多的银行客户保密信息(不包括客户姓名和相关具体信息);同时银行也可以应美方请求提交受理美国客户的银行职员、税务和法律机构信息。

  曾在瑞银集团担任风险管理部门副总裁、现经营一家风险管理与咨询公司的麦克・汉森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为弥补赤字缺口提高税收,各国均对偷税漏税行为出重拳。像瑞士、开曼群岛、巴哈马等海外避税港成为众矢之的。

  2009年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集团在美国威胁将其送上法庭的压力下,被迫交出了近300名涉嫌逃税的美国客户的资料。这件事情对瑞士整体金融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百年银行保密信誉备受打压。

  在打击逃税问题上,瑞士人称美国是伪君子。汉森认为,美国指责别人帮助其公民偷税漏税,并依据其《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向别国施压,是不公正的。在美国特拉华州,就有众多空壳公司大肆利用法律漏洞进行逃税和洗钱。

  虽有诸多不满,但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从2001年9月9日起,为配合美国调查恐怖主义分子的金融网络,瑞士就向美国提供了很多银行客户信息。从那时起,通过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以及设于美国的信用卡结算中心的服务器,美国政府就可获得国际金融交易的数据资料。

  瑞士人克里斯多夫2005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瑞士,随之放弃了美国的工作身份。但是自2009年开始,克里斯多夫在瑞士的开户银行每半年会以挂号信形式寄来一份文件,要求他如实填写,并承诺与美国已无任何经济瓜葛。否则,克里斯多夫将会被美国税务部门追责,并且瑞士银行将关闭他在当地的所有账号以配合美方调查。

  据了解,今年6月份瑞士议会将与美国就签订“半自动信息交换机制”协定进行讨论。最终瑞士可能在美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基础上与其达成一个相互妥协的协定。

  另一方面,为配合欧盟打击偷税漏税,瑞士与欧盟一些国家在2004年签署了一项双边协议,如果相关欧洲国家的储户没有在其所在国报税,那么瑞士将代扣15%至35%的所得税。这样一来,瑞士每年将向协议欧洲国家缴纳4亿至6亿美元的代扣税。

  瑞士联邦委员会2012年推出“白钱战略”,其中有一条是增强瑞士金融机构的税务监督功能,要求纳税情况不明和有逃税嫌疑的客户提供纳税证明,与确有逃税行为的客户中止业务往来。此举旨在加强瑞士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高瑞士银行的国际竞争力、防止滥用银行保密法。

  但是瑞士所做的数据交换、官方协助和双重税收协议等配合行动并不能让欧盟满意。

  欧盟27个成员国计划今年年底前废除银行保密制度,以加强打击逃税力度。为此,欧盟要求与非欧盟国家如瑞士、列支敦士登、安道尔、摩纳哥及圣马力诺结束有关通报税务信息的谈判,力求在2015年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瑞士强制实行资产透明制度,落实“自动信息交换机制”。

  瑞士一向反对实施完全的银行信息自动交换,但是在与美国达成“半自动”信息交换协议后,意味着可能将对欧盟作出妥协。瑞士咨询网5月28日报道说,银行保密法的要塞正在接二连三地“缴械投降”:卢森堡、奥地利,甚至还有遥远的新加坡。很可能,在2013年,瑞士也会举起白旗。

  金融业在瑞士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瑞士并不依赖金融业,瑞士在机械制造、制药业、旅游业等方面也有很强实力。

  在全球金融业面临调整的背景下,瑞士也在创新、转型。汉森说,瑞士只要保持货币坚挺,拥有可信、透明的司法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高水准的金融服务水平,瑞士金融业仍然具有优势。

  链接

  什么是“避税天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可以从以下四要素来判断某国家或地区是否属于避税天堂:

  (1)对应纳税所得征收零税率或极低的名义税率;

  (2)对纳税人于该低税率国家或地区所获得利润缺乏有效的信息分享;

  (3)立法、司法、行政方面的规章制度缺乏透明度;

  (4)缺乏进行实质性经营活动的要求。

  为何围剿它?

  (1)它导致许多国家正常税收的巨额流失;

  (2)它成为非法洗钱的重要场所;

  (3)它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不均衡;

  (4)它破坏了市场公平。

  有哪些措施?

  (1)税收制度重构,签署税收信息交换协定,提高各国税务信息的透明度,规范税务行为;

  (2)金融业监管更为严格,对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管;

  (3)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有哪些影响?

  将有效地遏制逃税、洗钱和金融犯罪等活动,有利于防范监管套利行为,但对一些避税的公司和金融机构,可能在短期内导致财务成本增加、资金周转紧张和国际贸易不便利等问题。

  (来源:





上一篇:苹果承诺向比利时消费者提供两年质保
下一篇:中欧光伏争端达成价格承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