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左)在庆祝巴黎气候协议达成时手挥小槌。 新华社发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月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当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章立制”。这一协定内容丰富,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巴黎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从2023年开始,每5年盘点一次全球行动总体进展,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这表明,《巴黎协定》以各国“自下而上”的方式作为行动机制。作为《公约》下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它与第一份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有所不同。《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强制减排安排,导致部分发达国家不愿接受而退出,削弱了效力。
“《巴黎协定》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得到广泛参与,”关注全球问题科学家联盟战略与政策部门主管奥尔登·迈耶说。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认为,《巴黎协定》确定的行动机制是一次新探索。“以往自上而下的做法,经过实践检验,执行得不是太好”。他说,美国未批准《议定书》、加拿大退出《议定书》、日本拒绝加入《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这些现实要求对全球气候治理模式重新尝试。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成为减少气候变化风险这一历史性旅程中的决定性转折点。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为了达成这个协定,已经等了40年,但《巴黎协定》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承诺,法国政府将为实施《巴黎协定》做好一切准备。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当天还通过了相关决议,就《巴黎协定》的具体落实和一些细节问题作出安排。
《巴黎协定》要点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Paris Agreement)共29条,要点如下:
长远目标
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付出努力”。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气候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大约1摄氏度。
与会各方承诺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不再继续增加;到2050年后的某个时间点,使人为碳排放量降至森林和海洋能够吸收的水平。
减排目标
为实现该协定的长远目标,与会各方同意每隔5年重新设定各自的减排目标。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从2020年起始的五年期限内的减排目标。
该协定对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规定了绝对值要求。鉴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能力仍在不断发展中,该协定未对其减排目标提出绝对值要求,但“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变化尽可能做到这一点。在此之前,发展中国家应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控制碳排放增长。
评估目标
协定要求与会各方今后4年内重新评估各自的减排目标,以便适时作出调整。该协定希望,各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在可再生能源更廉价、更有效的前提下加大减排力度。
透明度
该协定作出透明度规定,要求缔约方汇报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以及减排进展,但赋予发展中国家适度“弹性”。
资金
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从而帮助后者减少碳排放以及适应气候变化。也鼓励其他国家在自愿基础上提供援助,但没有对这类资金援助作出具体金额规定。据了解,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支持后者应对气候变化,但至今未兑现。
损失和破坏
该协定包含“承认”损失和破坏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灾难。不少岛国正面临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威胁,对该条款表示欢迎。美国先前一直反对在该协定中增加这一内容,担心会招致一系列与极端天气相关的索赔要求。最终,《巴黎协定》包含了“承认”损失和破坏内容,但特别备注这并不意味着界定责任或赔偿。
上一篇:
山东省发改委2015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成果论证会在济举行
下一篇:
叶檀财经关注新中产焦虑,解构财经知识付费发布“檀香会”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