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商讯


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让艺术拥抱乡村儿童

    以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为代表的NGO正在行动,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儿童。关注儿童,这是公益之主流;注重教育,这是家国之大计。现如今,政府、NGO、企业、爱心人士同心协力,共同为公益事业建言献策、出钱出力。在大家的共同推动下,一大批公益项目积极发展,为每个儿童的梦想助力。

荷风艺术基金会:一个NGO梦想 

    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是经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致力于艺术教育、艺术普及和推广。

    基金会成立一年半以来,先后在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的端村学校、北京房山区的交道中心小学开展了乡村儿童艺术教育实验,包括管弦乐、合唱、芭蕾舞、美术、戏剧课程;2015年荷风的艺术教育项目点锁定北京大兴区蒲公英学校等乡村学校。

    荷风基金会计划在全国各省(市)设立乡村儿童艺术教育示范校,同时开展网络艺术教育和培训乡村艺术教育师资。荷风基金会像一座桥梁,把都市的艺术师资力量与广大乡村的少年儿童连接起来。

    在艺术普及和推广方面,荷风基金会共同主办了北京国际音乐比赛;策划、协作发行了“荷风丛书”之一《改变生命》等等。今后,荷风基金会还将在艺术普及和推广方面推出一系列的项目。

艺术教育的“垦荒者”

    荷风艺术基金会创办人李风,他的理想是把芭蕾舞、交响乐、话剧、绘画这些高雅艺术带入乡村基础教育。李风是这几年重新审视农村教育的人士之一,这些人开始摸索一条应试体系之外的乡村儿童成长之路。

    河北安新县学生运动会,当端村小学方阵路过主席台时,二十多个女队员向观众们整齐地行了芭蕾舞的谢幕大礼。左脚尖后点地,双手在身侧展开,屈膝,上身微微前倾……

    从2012年开始,李风往端村跑了几十次,每周六用一辆中巴把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生志愿者运到这里教课。村里人慢慢适应了一群小女生穿着粉色的芭蕾舞裙穿过田埂,邻居家的孩子拉着尚不成调的小提琴。

    作为忠实的艺术爱好者,李风能跟人说两个小时,讲一个基本道理:艺术对于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李风表示:“就像你给孩子补钙补蛋白,有的东西缺了,长大了就很难补回来。我反复研究欧洲文艺复兴和西方文明的关系,你会发现艺术释放创造力。而中国农村的艺术教育几乎是零。”

    如今,这些没有任何基础的乡村学生用四节课可以跳简易版天鹅湖,用一年时间可以合奏《欢乐颂》。

    2015年,加快了发展步伐,北京房山窦店镇一所小学已经开课,另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也在商谈中。李风表示:“我没法让这些孩子考上北大清华,我也无法让他一夜致富。但我想给他们一种自信和尊严,即荷风便是在贫困的生活中。”

    NGO被称为除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连接公民与政府的桥梁。展望未来,荷风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以大数据为基础 绿瘦助推中国健康减肥事业升级
下一篇:运营商与互联网金融如何联姻?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