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张瑞敏在某商业论坛上自曝海尔大幅裁员的消息,显示出海尔转型的决心,但要达到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变,路还很长。
新金融记者 刘畅
裁员争议
“去年初海尔员工数量是8.6万人,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比例为18%。今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直到张瑞敏对社会公开后,海尔这次大刀阔斧的裁员才开始被媒体关注。
随后海尔方面解释,2013年期末在册员工为70000人, 2014年5月末海尔在册员工进一步减少为64955人。根据张瑞敏的计划,今年下半年海尔还将减少5000人,主要面向的是中层管理者。
“这么大的企业过去一年裁掉了这么多人,外界居然很少热议?”一位业内人士感到惊讶。
之所以不被广泛关注,可能源于在海尔内部这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裁员,员工并非无处可去。海尔方面表示,“外界对海尔大裁员的报道存在误解,海尔没有主动‘裁员’,减员增效是公司创新转型的必然结果。”据了解,海尔将7万名员工分为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形成小微公司(以下简称“小微”),小微的员工与海尔解除合同,因此,在册员工减少。
在张瑞敏看来,一些不在册的员工仍然是海尔人。2014年1月16日张瑞敏在集团互联网创新交互大会上就明确指出,“现在企业不是给每个员工提供一个工作岗位,而是提供一个创业的机会。”并表示“现在我们的员工就不再局限于在册的”,因为海尔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并联的生态圈,“只要在这生态圈里的,都可以算海尔员工”。
但在员工心中或许有另一种解读。在海尔全国员工的QQ群里,有人问“哥哥姐姐们青岛海尔现在还招工吗,”得到的回复是“现在海尔基本上都小微了,来了也不是海尔的人了。”
资深家电专家刘步尘更愿意相信在海尔的裁员中大部分属于“人员自动流失”。他表示,“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不适合创业的人可能就会选择离开”,且自实行“自主经营体”模式以来,“海尔正常的企业经营受到很大冲击,不少员工包括中层管理人员看不懂老板在干什么,看不清企业的未来,甚至员工个人利益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出现一波离职潮,”他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曾在海尔工作三年的丁鹏(化名)表示,“在海尔人员流动还是比较频繁的”。大学刚毕业,他就进入海尔工作,“我本来是想一直做下去的”,但后来觉得没有归属感,“再看看有的老员工因为被总部调整就辞职了,”年轻的他不想等到那一天,所以“还不如早辞职算了”,他对新金融记者说。
在海尔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随着小微的成立)部门越来越少,真正属于海尔的人员也越来越少,”所以才出现了裁员的说法,“原来的领导太多,小微长毕竟是少数,就有人走了。另一方面有的小微公司待遇没有海尔的好,员工也会走。”
“它(海尔)不怕人员流动”,一位海尔内部工作人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海尔的无纸化办公做得比较好,这里所有的操作都有专门的系统,所有的工作环节都有流程去控制”,换句话说,“你就像机器人一样,只要按流程去办,永远不会出错”。
无论海尔怕不怕人员流动,在册的人员的确在减少。“你说裁员也行,你说减员增效也行,因为走的人中既有被动离开的,也有主动请辞的”,丁鹏说。
小微进行时
目前海尔的小微都是由原来海尔集团的部门和事业部转化而来的,“比如一个大的事业部底下可以成立很多个小微”。虽然已经减掉了不少人,但丁鹏认为“海尔实施小微策略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据丁鹏回忆,“集团有这个想法应该很长时间了,从2012年年末就开始渗透转型的信息,”但并非一下把这个决定告诉员工,而是“一步步从海尔的文化方面渗透”。在海尔,每周和每个月都会有战略会,“包括对供应商,对客户,对自己的一些问题都会讨论,然后形成PPT发到员工邮箱中”,除此之外,海尔官网的新闻、《海尔报》以及张贴在工业园的海报都会向员工“灌输这种思想”。
丁鹏所言的这种思想指的是“企业转型要从生产型转化为服务型企业,”让员工觉得“海尔要转型了,员工也应该跟着去转型,不应该再有以前的老思想老套路”。刚开始“大家对转型的概念很模糊,不知道具体怎么转,后面还会有哪些大的动作,尤其是对管理岗位的员工来说这很重要”。
直到今年,“陆续有了外包公司的进入,开始组建小微公司才知道怎么回事,”丁鹏表示。
但事实上,海尔对于其小微公司早有布局。
牛东(化名)是青岛本部的一名员工。今年34岁的他在海尔已经工作了7个年头,3年前他当上了某事业部的项目经理。
2013年12月下旬的一天,牛东的工作邮箱里收到了一封“竞岗通知”,大概内容是该事业部要成立小微,具备一定学历、工作经验、工作年限等条件的员工可以竞聘“小微长”。
如果没有这封邮件,再过两年,牛东的职位应该是市场部经理,但他觉得“这个岗位(小微长)更有发展前途,自主性很强,可以更全面施展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填写并上交了岗位申请表。
12月25日前后,他与其他几个员工一起参加竞岗面试,最终他胜出,成功成为“小微长”,在他的小微里,一共有15个员工。
“现在只是定下了人员,具体什么时间实施还没有定,目前我还是做我项目经理的工作”,他对新金融记者说。
与牛东对小微长的憧憬相比,已经被小微的李斌(化名)就显得压力山大,虽然他只是一名检验员。
作为青岛本地人,4年前,李斌进入海尔工作已经能成为父母和亲戚聊天的谈资。毕竟,从2011年起,海尔已经连续三年蝉联青岛市纳税强企榜首。在这里工作,“让父母很知足”。
改变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一次会议上,我们部门的员工,海尔的领导和接收我们的新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的领导都在,通知我们和A公司签合同,并讨论以后的待遇问题”,据李斌介绍,A公司是专门的电子产品制造公司,“购买了
的设备,给海尔生产,但必须接受我们这些海尔员工。”
目前,李斌已经和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虽然还是给海尔干活,“但已经和海尔没关系了”。他的工作地点也从海尔的青岛工业园搬到了即墨,这里是A公司的工业园。
与之前干好活就有工资相比,李斌进入A公司之后压力明显增大。“我们想要挣钱,就要做好产品质量,服务好其他小微公司,他们做得好了产品就有市场,东西卖出去了反过来我们才有订单”。
这恰好印证了张瑞敏提出的“人单合一”模式,“如果你能找到这个单,你的酬和这个单连起来,比你原来的酬可能要高”。
然而,李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原先我们的一些客户现在也不给我们订单了,因为除了我们还有别家也能做,大家相互竞争,”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工资不如以前了,年终奖没了,海尔有的待遇也没有了”。
李斌对海尔实施小微的做法给出这样的评价:“这样的确有助于市场化的竞争,不像以前只要在工期内完成定量的工作就有‘市场工资’(他的工资构成为:市场工资+加班费+工龄补贴-代扣项目),但现在要和别人竞争,需要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争取订单。”但对于李斌这样每月要还房贷的员工来说,“每个月能拿到稳定的收入心里会踏实一些”。
无论是小微,还是人单合一,从一开始,李斌是愿意看到海尔转型向更好的方面发展,但现在的他也在思考自己的牺牲是否值得,“有一天海尔转型成功了,我也不是海尔的人了,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转型之困
从2012年开始,海尔陆续推出“倒三角”、“零库存”、“小微企业”、“利益共同体”、“创客”、“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等概念,而在前述内部员工看来,“从2008年开始海尔就一直酝酿转型,这些概念的提出都是服务于海尔的转型,但有时候感觉很乱,昨天还是小微,今天就是创客,不知道到底想干嘛”。单就他知道的小微模式就有不同的版本,“各个事业部之间的情况还不一样”。
频繁地提出理论、概念,这也让海尔受到业内的质疑。刘步尘就认为,这些年,海尔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在国际市场取得什么重大突破,也不是开发出什么革命性产品,而是频繁地推出各种理论、概念及战略,但这些“到底给海尔带来了什么”还有待商榷。
海尔员工群里的一位员工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再这样动荡不定还能好下去吗?”
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任敏琪认为,海尔这些年发展的问题主要过于热衷于概念炒作,在技术方面没有较多实质性突破。而且其在定位上没有较强优势,一方面国际化发展尚未突围;另一方面,在国内缺乏价格优势。“海尔打出这么多理论对公司的实际发展利处不大,更多只是概念炒作,博取投资者眼球,”她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美的净利润25.38亿,同比增长148%;格力净利润为29.6亿,同比增长185%;而海尔净利润仅为8.67亿,同比增长20.28%。
可以看出,海尔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已经开始显现。于是,转型成了必须的选择。任敏琪认为海尔此次的大规模裁员也是为了转型。就在裁员消息发出的第二天,海尔官方也证实“这是公司创新转型的必然结果”。
从目前海尔释放的信息来看,从制造型企业向平台化,服务型企业转型是一个方向。“现在海尔把每个事业部分成了一些小的部分,由多家小公司来做生产,也就是说海尔现有由别人为他代加工,就像我们做的这个部分现在就承包给A公司了,跟现在的苹果差不多。”李斌进一步说明,“海尔现在正在慢慢放弃生产这部分”。
某种程度上说,苹果算是科技服务型企业,海尔想朝这个方向努力“方向是没错的”,但要真正成为像苹果一样的公司,在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看来,海尔还缺几个条件。
首先是海尔在家电产业链、生态链上没有独特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及未来物联网的形势下,“海尔应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产品和软件应用链接起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另一方面,“海尔的裁员其核心不该仅仅是消灭中层管理人员,而是削减没效益的产品和投资项目,把资源集中到品牌推广上,做小而精”,但他坦承,对海尔这么庞大的组织来讲,这是最难的挑战,“一旦产品外包出去生产,能否保证产业链的优势,能否保证质量都很难说”。
在刘步尘看来,海尔转型服务型企业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其科研体系要有很强大的基础和品牌支撑”。他认为,海尔的研发体系还没有支撑起来,技术方面还处于跟随阶段。“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研发,这个时候转型难度就小,如果利润主要来自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那转型就非常麻烦,因为一旦把产品卖掉,利润就没有了”。显然,海尔属于后者。
就品牌来看,“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非常小”,刘步尘表示,在国内市场上品牌还比较强,“但空调方面面临格力、美的的挑战;冰洗方面也面临小天鹅、三星[微博]、LG的挑战。”
同时,海尔的“产业制造这个尾巴太大,要裁掉难度非常大。”
张瑞敏曾公开表示,“海尔的转型是个非常危险的挑战”。无论如何,转型已经开始,未来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