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商讯


PC行业哀鸿遍野:惠普裁员5万人索尼抛售PC业务

  PC利润不振 众厂家断臂自救:惠普大幅裁员5万人 索尼抛售PC业务

  [摘要] 在智能终端冲击之下,PC行业大势已去,这个给人感觉不“善变”的巨无霸,在大幅裁员后,是否会轰然倒下?

  PC行业不景气,惠普[微博]首当其冲。这家全球最大的PC厂家,现在正苦苦挣扎在营收下滑与裁员的边缘。

  5月底,惠普在发布2014年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时,宣布再度裁员1.6万人,包括延续至去年底的3.4万人裁员计划,惠普将共计裁员达5万人,而目前这家公司的规模为33万人左右。华尔街立刻对裁员消息作出反应,惠普当天股价下跌2.6%。

  惠普曾经是硅谷神话的缔造者,在2001年收购康柏之后成为PC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如日中天一时。但在智能终端冲击之下,PC行业大势已去,这个给人感觉不“善变”的巨无霸,在大幅裁员后,是否会轰然倒下?

  事实上,惠普的尴尬只是PC行业的一个缩影。如今,曾经深得消费者青睐的索尼依然抛售了PC业务;宏[微博]笼罩在营收严重下滑的阴影下,CEO被迫辞职;而LG干脆退出这个市场。

  今年初,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PC出货量为3.159亿台,同比下降10%,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跌幅,这一出货量水平与2009年相当,更是连续第7个季度滑坡。PC行业回到了2008年底、2009年初的水平,而那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

  裁员5万

  虽然惠普的财报可谓喜忧参半,但仔细研读就可以发现危机暗藏。

  5月底,惠普发布201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符合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营收为27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76亿美元下降1%,且少于市场分析师预期的274亿美元。但是经营利率升至6.7%,去年同期为5.8%,而净利润为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亿美元增长18%;每股稀释利润为0.66美元,比去年同期的0.55美元增长20%。

  尽管利润有所增长,但这似乎离不开惠普一项持续了两年多的重组计划。据了解,这个计划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消减开支,而裁员就是其中一项主要手段。

  惠普在公布财报同时,还宣布了一轮的裁员计划,该公司将继续裁减1.1万到1.6万名员工。针对此次的裁员,惠普CEO梅格?惠特曼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此次裁员活动将覆盖公司旗下的所有业务部门和所有地区。

  事实上,这次裁员已经是第二次。2012年,该公司宣布将裁员2.7万人。同年9月,惠普再次宣布将额外削减2000多工人,使当年裁员总数达到2.9万人。2013年12月,惠普又宣布增加另一个5000名工人的裁员额度。两年内先后两次裁员,惠普缩减员工数量已经高达5万人。目前,惠普员工数量为33.1万人,两次裁员的累计幅度在15%左右。

  惠特曼对媒体表示,继续扩大规模不是因为对公司实现营收增长缺乏信心,而是她发现公司需要在更多领域进行精简,“事实是,惠普必须大力关注成本结构的持续改善。”同时,通过裁减员工的方式,惠普能“更容易地”开展运营工作,还能削减成本。惠普CFO官凯茜?莱斯加克则表示,扩大后的裁员计划能让惠普节省10亿美元。

  尽管如此,惠普扩大裁员的消息公布后,其股价当日下挫了2.6%。

  据了解,惠普曾在2012年首次宣布裁员时表示,无论最终的裁员数字是多少,裁员计划预计都将在2014年10月份以前完成,也就是在惠普的2014财年底以前完成。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裁员是一种无奈的措施,虽然能够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利润率,而且效果立竿见影。但这家世界规模最大的PC厂家连续扩大裁员,更多的是反映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尴尬现实。

  哀鸿遍野

  事实上,惠普的情况还未到最糟糕的时刻,2011年8月,该公司曾计划剥离整个PC业务。不过,到今年第二财季,该公司的PC总出货量却同比增长10%,其中台式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笔记本出货量也同比增长6%,而整个个人系统集团总营收为81.76亿美元,同比增长7%。与打印、企业等其他集团相比,成为了唯一增长的部门。

  尽管如此,但是PC行业哀鸿遍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惠普以外,索尼、LG、宏等厂家不是放弃PC业务,就是陷入了裁员或亏损的泥坑之中。

  比如,索尼在宣布了1万人裁员计划之后,在今年2月6日发布了电子业务重建计划,其中包括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投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以全力实现智能手机、游戏机和图像传感器这3大领域为支柱实现增长的战略。

  索尼剥离PC业务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该公司在1982年就涉足PC市场,虽然由于销售没有达到预期增长而曾短暂退出,但在1996年,多媒体PC市场崛起,索尼凭借“VAIO”品牌,以及其长期多媒体的设计理念融合,再次进军PC领域,而争得了不少市场份额,在世界69个国家进行了销售,VAIO品牌也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实际上,退出PC业务的不仅有索尼,今年1月4日,由于产品销量及利润下滑,韩国电子巨头LG也宣布退出PC市场的计划。根据IDC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LG的PC出货量几乎缩水一半:2010年,LG PC出货量为165万台,到2012年时下降至94万台,而2013年全年出货量或仅为91万台。

  有分析师认为,在每年数亿台的PC市场,LG的份额就一直非常少,可以说根本无足轻重,而索尼在最近几年的竞争中也慢慢失去了当年的辉煌。但LG与索尼的退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为“整个市场的下滑,首先会淘汰出一批靠后的选手”。

  LG退出与索尼抛售PC业务后,其他厂家日子也不好过。5月9日,宏集团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由于大幅削减成本,第一季度实现盈利。但营收767.2亿元新台币(约合25.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6%,环比下降11.4%。而且财报显示,宏近80%的营收仍来自PC业务。

  业内普遍认为,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严重侵蚀了PC市场的份额。下游厂家不是要面对亏损就是要选择退出,而且这种趋势已经蔓延PC行业上游硬件企业―英特尔[微博],其X86处理器曾主导PC行业20多年,但如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业绩下滑。

  4月份,英特尔公布2014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该公司的净利润为1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比上一季度的26亿美元下滑26%。其PC客户集团第一季度净营收为79.4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0.54亿美元。

  PC市场哀鸿遍野,唯一例外的是联想。

  今年2月份,联想发布2013-2014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第三财季营收107.8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93.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第三财季净利润2.6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亿美元,同比增长32.5%。

  事实上,联想在2005年二季度收购了IBM[微博]的PC业务后也遇到了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此后联想彻底覆盖了市场的想象力,在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势,世界范围内的业务也在不断增长。

  最近两年,切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市场后,联想一举登上了移动终端市场的最前列。而这一点,在PC老大中,包括惠普、宏、戴尔[微博]等在内的巨头都无法做到。有分析师认为,联想的增长一方面可以归功于其在中国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联想从传统PC厂家到“PC+移动”的战略转型迅速,为其后续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低价陷阱

  尽管PC行业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离不开智能终端的增长带来的冲击,但是在激烈竞争中,PC厂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惜降低PC的单价,让PC变得越来越便宜、越无利可图。

  有统计数据显示,一台PC的加权均价从2010年一季度的614.6美元,PC成机的加权平均利润为15.71美元,边际利润为2.55%,到2013年三季度的均价降至554.3美元,利润跌至14.87美元,且PC行业的总利润及占有率开始下滑。

  2013年,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振堂已向董事会辞职,其表示对公司近来的表现不佳负责。而讽刺的是,该公司的创始人施振荣在2010年曾宣称,“价格低廉的上网本将在未来成为主流”。然而,现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是,PC价格确实下降了,但利润也随之下滑,市场规模也没有出现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PC厂商已经陷入了他们自己挖的低价陷阱里面。而且PC生态系统开放性太高,导致厂家无法获得后续收入,一台PC可以随意安装运行任何兼容软件,无法构建iOS或Andriod系统一样的应用商店。换句话说,PC一旦卖出去,厂家与客户关系就结束了,厂家只能靠一次性销售硬件来获得利润。

 





上一篇:阿里12亿获恒大50%股权 马云称要有新玩法
下一篇:全聚德:预计今年加盟店利润贡献总额高于去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