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商讯


秋盛资源上市泡影:收入虚高难解释 借债增资扩产

  特约记者 吕茵 发自广州

  从2012年3月,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秋盛资源”)通过发审申请。而后在2013年初的财务专项检查中,其被抽中提交相关报告也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但是直到现在,其上市之路依然前途未卜,仍处“过而未发”状态。

  公开报道显示,秋盛资源早在首发上会前已被人实名举报,更有权威人士透露“秋盛资源存在少列成本,虚增营业收入的重大账务造假行为,公司上市已成泡影”。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秋盛资源在再生涤纶短纤这一主营产品上毛利惊人且增长迅速,2009―2011年的毛利率分别达到了14.28%、26.15%和28.86%,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对应年份9.79%、12.31%、10.04%的涤纶类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

  造就“亮眼”业绩的疑点在招股书中隐约可见,秋盛资源依赖借款和抵押的增资扩产模式造成企业财务风险不断积蓄。招股书显示,仅2010年一年,公司就进行了三次增资扩产,各股东增资金额合计10375万元。在此基础上,公司当年借入账款4800万元,年末借款余额尚有7780万元。

  此外,其助力产能扩张亦难解企业债务压力。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秋盛资源计划通过年产10万吨化纤棉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及年产10万吨化纤棉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将再生涤纶短纤维的产能提升到20万吨,较公司目前产能扩大3倍。产能迅速扩张之下,市场是否能够完整消化,也受到外界质疑。

  就上述问题,时代周报记者日前多次致电秋盛资源,未得到明确回应。

  收入虚高难解释

  秋盛资源由平安证券[微博]保荐,主营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次发行新股数量为3334万股,每股面值1元,企业拟于深交所[微博]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为13334万股。

  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344.43万元、34660.83万元、46706.78 万元,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0年营业收入较2009 年增加12316.40万元,增幅为55.12%,2011年较2010年则增加12045.95万元,增幅为34.7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58%。

  秋盛资源在招股书中对营业收入迅速增长的解释是:“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优良、售价较高,产品销量大幅增加、销售结构不断优化”等原因为公司带来了超额利润。

  “目前化纤行业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产品技术含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产业洞察网分析师雷昆向时代周报记者如是分析。然而身处再生涤纶制造行业这一技术密集型行业,秋盛资源对“产品技术含量”的投入与其激烈飙升的产能并不相符。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招股说明书发现,2009-2011年,秋盛资源的研发经费投入分别为751.31万元、1090.85万元和1408.33万元,该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甚至连年下降,分别为3.36%、3.15%和3.02%,研发费用在管理费用中的占比更是从2009年的76.39%跌落至2011年的50.77%。

  与此同时,企业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仅有16人,占全部员工人数的2.94%,30岁以下年轻员工也仅占员工总数的20%。“产品技术含量高”这一自我定位从资金投入到高素质人员比重来看,均难有可观性保障。

  售价高、销量好多应借力的“产品技术含量”未见明显投入的同时,企业喜人的毛利率也难从自身硬实力解释。招股书显示,公司再生涤纶短纤产品在2009、2010年、2011年度毛利率分别达到了14.28%、26.15%和28.86%,大大高出了同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对手江南高纤(600527)的各年水平8.75%、9.05%、10.78% 。

  江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再生涤纶短纤生产企业,年产再生涤纶短纤25万吨、涤纶短纤维12万吨、年产聚酯切片20万吨,是秋盛资源扩张后2011年产能(5万吨)的10倍之多。招股书同时显示,秋盛资源在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上,也均与江南高纤存在明显差距。

  在规模与各项经营资质均不明显的情况下,秋盛资源却交出高出该上市公司及行业平均水平接近两倍的毛利率数字,多有蒙混、造假之嫌。有媒体曾于早先证实公司有推迟确认收入的现象,“公司或把2009年或者更早的营收推迟到了2010年确认,这才导致了公司2010年毛利率的大幅跃升”。

  雷昆分析师认为该种“推迟”现象在IPO企业中并不罕见,“企业为了上市,当然要把数字做得漂亮一点。”但广东奔律师事务所刘国华律师指出如事实成立,企业IPO进程或将终止,“本身会计准则就要求企业陈述准确、客观、真实”。

  “借债”增资扩产

  自2001年4月成立以来,至2009年2月之前,发行人前身秋盛化纤的实收资本为人民币100 万元,招股书显示,“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除了自然形成的债务之外,未进行任何筹资,无法应付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故于2005年至2008年之间向马义忠先生、杨丁周先生、马秋镇先生借入资金,维持经营”。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招股说明书发现,2005-2008年间,企业扩产产生的生产设备、土地使用权等资产购置费用由股东马义忠、杨丁周和马秋镇出资代垫。经计算,2008年-2010年的上市准备期间,上述股东以借款形式为企业“补充流动资金”多达15049.07万元。

  股东不遗余力地增资扩产却换来每股收益的下滑,2009年、2010年、2011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63、0.87、0.90,2010年和2011年较2009年有明显下降。企业整体业绩在强大资金投入的鼓励下快速增长,反过来投资收益却在减少,该种“提升模式”给企业实际实力打上问号。

  上述IPO分析师指出,企业报告期内不断增加资产,产能还未扩大到设计预期,真正的收益能力需等到扩大中的产能稳定之后才能反映出来。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上述股东为企业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贷款金额共计12130万元,保证期间为借款合同约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2 年,多数在2014年到期。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秋盛资源自有的5处房产显示“已抵押”,其中“普府国用(2010)第特02131号”土地还是此次计划募资19800万元投产的年产10万吨化纤棉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的所在地。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合计12483.42万元。

  企业为增资扩产不断加码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一同增长的财务风险和庞大的资金压力,报告期内,公司采购环节的预付账款余额集中度颇高,企业对此的解释为“主要是由于设备及工程预付款以及PET 废塑料耗用量大,公司采取批量采购及预付材料款的方式以谋求规模效应”。

  招股书显示,2009 年末、2010 年末、2011 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52%、37.10%、31.40%,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江南高纤2009年末、2010年末31.43%、31.47%较低且稳定的资产负债率(合并)相比,秋盛资源摆脱股东借入款项依赖、提高偿债能力的收效仍有待观察。

  项目预期收益失准

  根据卓创资讯的大宗商品行情分析,2012-2013年纺织、家纺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再生短纤市场亦疲软前行,市场非但没有出现集中补货行情,反而更显沉寂”。行业专家亦分析表示,经过连年的产能扩张,再生涤纶短纤产能已严重过剩,市场难以快速消化,我国再生涤短市场仍需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化解此种困境。

  在此背景下,秋盛资源共计投入27766.10万元的年产10万吨化纤棉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和年产10万吨化纤棉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在造期间就将面临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企业测算得出的两项目年均利润总额5883.60万元、11043.40万元分别占上述项目的年均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4.15%、12.85%,公司认为该比例“与2010年、2011年利润总额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19.40%、20.73%相比,对利润空间的估计较为谨慎、合理”,但这一看似诱人且合理的未来收益却缺乏最基本的市场条件。

  “募投项目主要反映企业内部的经营战略,市场形势或难改变原本计划。”雷昆如是分析。

  秋盛资源在招股书中同样表示再生涤纶制造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且“投资规模的要求很高”。一方面行业内类似江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的大规模竞争者压阵,短时间内难以超越,另一方面江阴金燕化纤有限公司、慈溪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江阴市长隆化纤有限公司此类等量级竞争者各自利用地区优势瓜分市场,再加上其他小型企业纷纷“入行”,秋盛资源的销售市场或将遭受多方面的挤压。

  从2009-2011年的公司销售数据来看,秋盛资源在华南地区的销售总额为10680.24 万元、20544.07万元、24139.68万元,分别占同期销售收入的47.80%、59.27%、51.68%,是企业主要收入来源,秋盛资源在招股书中亦坦承,公司销售“在其他地区较为薄弱”。

 





上一篇:帝王洁具税收优惠占净利三成 多次遭质量投诉
下一篇:中海山西毁万亩耕地造湖:分洪实为开发地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