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彭斐 山西运城摄影报道
在位于海鑫钢铁集团一楼的大厅里,创始人李海仓的塑像摆在正中,“1955~2002”一行生卒数字,令驻足者无不叹息其英年早逝。
2003年,李海仓在自己的办公室被枪杀,震惊全国。随后,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李兆会(李海仓之子)临危受命,成为海鑫的新掌门,他的六爸(即六叔,山西闻喜县俗称)李文杰不久后任海鑫总裁。
如果不是与女明星车晓短暂婚姻及高达3亿元的“分手费”,极度低调的李兆会,在外人眼中,或将愈发“神秘”。
如今,李文杰早已撤离,而李兆会醉心资本市场,海鑫的实际掌门人落在了李兆霞(李海仓之女、李兆会妹妹)头上。
舆论对这家企业的关注始于2014年3月,海鑫钢铁全部6个高炉因“无米下锅”而全面停产。
在同行看来,海鑫钢铁当前的困局,纵然绕不开钢铁行业低迷的大气候,而自李海仓去世后的10余年间,海鑫钢铁在发展方向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或许才是根源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当地调查中发现,包括钢厂职工、企业领导、闻喜县政府,都在传递着“海鑫不会倒掉”的声音……
曾为民生第十大股东/
北京发往运城的K603次列车行驶在闻喜地界上,沿途都是低矮的村庄和大片田野。唯一显眼的是海鑫集团大厦,周围工厂内高耸的烟囱,却已不再吞吐浓烟。
这座16层的大楼,是海鑫集团在2003年遭遇其创始人李海仓枪杀案件后的新办公场所,十余年来一直在此。
海鑫大厦位于东镇川口村,马路对面的钢铁生产区,则是在年产粮不足200斤/亩的碱滩上发展而来。用一位2000年即进入海鑫的老员工的话讲,所处地方之偏僻,是海鑫发展壮大的主要阻力,李海仓在世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李海仓有个人魅力,另外这个行业也正处于一个上升期,所以出现了那么大的成就。”海鑫行政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其实李海仓早就有意向往港口上做。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民营钢铁大亨的杜双华,2003年创立日照钢铁,依托港口优势,在2010年创造出了45亿元的净利润。
商务部网站一份关于海鑫钢铁2009年前三季度的生产经营情况显示,海鑫钢铁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48亿元,同比下降40.03%;完成工业增加值9.43亿元,同比下降61.58%;实现销售收入57.23亿元,同比下降41.72%。
在上述行政部人士看来,在随后的几年中,海鑫周边地区的钢厂发展起来了,尽管创新能力不是太强,但模仿能力却足以使其在短时间内成长。
《山西日报》今年2月4日消息,临汾、运城5家钢铁企业在“各自生产、独立核算、资源共享”基础上,跨区联合组建了晋南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参与重组的企业分布在海鑫钢铁周边区域。
联合金属网2011年对全国民营钢铁企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年产量超过300万吨的民营企业有37家,超过500万吨的企业有15家,而在年销售5亿元利润以上的企业中,并没有发现海鑫钢铁的名字。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山西钢铁业内人士看来,自2004年起,海鑫错过了发展壮大的机会,目前钢厂的高炉,全为李海仓在世时所建。
采访中,不止一位海鑫的员工向记者表示,作为继任者,李兆会这几年来基本就是挂个名,他的兴趣根本不在钢铁上。
2003年2月18日,李海仓去世不到一个月,李兆会正式接班。
在外界眼中,李兆会更多投身于资本市场,而其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主要以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为平台。
李兆会在资本市场上最令人称道的,是2004年11月,山西海鑫实业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
然而,在海鑫内部,这个成就并不被认可。据一位海鑫内部人士透露,上述投资的功劳主要不在李兆会,而在其父亲李海仓。
创造过最风光的海鑫/
被称为“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的海鑫,1992年涉足钢铁,在李海仓去世后,并未刻意改变周边村庄的面貌。
尽管与海鑫大厦只有一墙之隔,多位川口村的村民,即使他们正在海鑫工作,但提起海鑫时却表示,“我们这几年基本没与海鑫打过交道。”
村民提到的这几年,始于2003年李海仓遇刺后,李兆会中断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回到国内继承了由其父亲一手建立的海鑫钢铁集团。
李兆会对家族给自己安排的未来没有丝毫准备,其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兆会曾说:“我不想做这个董事长,因为我觉得自己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但最终,家族利益决定了李兆会必须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位置上。而李兆会接手海鑫钢铁第一年,成为海鑫发展最迅速的一年。
《山西日报》当年报道显示,2003年,海鑫集团共完成税收收入2.8亿元。其中,在2002年国税收入首次突破 “亿元大关”的基础上,2003年完成国税收入2583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绝对额纯增1.4亿元。
“在未涉足钢铁领域时,李海仓提出‘百亿产值,亿元税收’。”海鑫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海鑫最风光的时候,却是发生在李兆会接班后的几年。
其后,李兆会专心解决内部问题。
据一位接近海鑫高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在爷爷李春元的支持下,李兆会先是将创业元老、海鑫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辛存海调离权力核心。
在家族内部,被认为最有管理才能的五叔李天虎,亦远离钢铁业务,成为海鑫钢铁旗下一家水泥厂的所有人。
之后,六叔李文杰进入海鑫,因其年龄与李兆会相仿,再加上同样有海外留学经历,随后几年一直担任海鑫集团总裁,成为李兆会的心腹。
2009年,当海鑫深陷金融危机遭遇停产时,主持工作的李文杰还对外放出豪言,“3年内要做到营收超300亿元”。
但3年之后,李文杰却悄然离开了闻喜县,当年的豪言壮语,如今已无人提起。
一位海鑫中层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自2013年以来,海鑫的工作,实际上由李兆会的妹妹李兆霞主持,因李兆霞的职位是集团总裁,在内部她也被称为“霞总”。
一位在海鑫工作了近10年的职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近年来,李兆霞已在公司推行两次改革,改革的重点直指内部的裙带关系。
上述接近海鑫高层的人士则表示,在海鑫内部,李氏家族的人员已不多见,而海鑫大厦西侧的30余栋别墅,已经空置近半。
“海鑫一感冒,闻喜打喷嚏”/
在接班后的10余年中,李兆会几乎从未接受过任何采访,就连当地政府官员也表示,很难见上李兆会一面。
3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尝试联系李兆会,但其电话提示为来电呼转模式。
“一般李家有事,更多是与运城市直接联系,当前海鑫出现债务危机,闻喜县更多是负责协调。”一位闻喜县政府人士向记者称。
不过,海鑫之于闻喜乃至运城的地位,依然异乎寻常。“海鑫一感冒,闻喜都打喷嚏。”闻喜县一位政府人士如是形容。
闻喜县经贸局人士表示,海鑫对于闻喜县的财政贡献,最高时能达到70%~80%,即便现在也能过半。
“海鑫本来有希望成为沙钢,坐上中国民营钢厂的第一把交椅。”谈及海鑫钢铁时,曾有山西钢铁圈人士如此感叹。
而在3月7日,一则“山西某钢厂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江苏钢厂收到银行口头通知称信贷将缩减20%”消息在圈内流传。
当日,铁矿石、煤炭、焦炭期货黑色金属产业链上的三大品种齐齐跌停,据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山西某钢厂”指的正是海鑫钢铁。
早在去年12月,当地银监机构就曾在一份报告中警示各银行不要向已从多家银行借款的钢厂放贷,该报告还特别提到了海鑫。
与李兆会曾经同为民生银行股东的史玉柱[微博]在3月20日发表的声援李兆会的微博中显示,“银行抽贷40亿,导致其 (海鑫钢铁)流动性出问题;15%贷款利息,导致其负担较重。”
闻喜县银监办人士则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3月21日,运城市政府方面已派人到山西省政府,“就是商量拿意见,县里也没那么大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据业内人士描述,海鑫钢铁未能及时收到钢贸商货款,加之自身现金流较差,未能归还银行的逾期贷款,导致银行对其抽贷,这种三角债关系在钢企中比较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纵然在资本市场上玩得风生水起,但李兆会却未能将海鑫钢铁运作上市。此外,从2009年开始,山西太钢和北京首钢曾洽谈收购海鑫钢铁,但一直未能成行。
据一位海鑫中层介绍,李兆会、李兆霞麾下现有5家公司,包括儿童事业部、资金管理部、钢铁事业部等。
在金银岛钢铁行业分析师徐勇波看来,海鑫规模虽然不大,但因其在国内钢铁行业的典型性,其接下来如何发展广受关注,“不管是破产还是重组,对民营钢企都有借鉴意义。”
“海鑫主产业不能倒,亏少一些就行,今年亏,明年只要钢铁效益好,几个月就能卖出好几年的钱。”一位海鑫中层称。
海鑫集团近年来部分资本运作梳理
资料来源:据公开报道整理
2004
海鑫集团以59356.89万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一度成为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
2004.11
海博鑫惠以5797万元从黑龙江富华集团手中获得华冠科技(现名万向德农)2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该笔股权在2006年5月以6587.50万元的价款转给万向德农第一大股东万向三农,海博鑫惠因此获得收益790.5万元。
2007
三次大手笔购买拟上市公司股权,以2.15亿元购得山西证券3.84%股权;参与兴业证券增资扩股,以1.03亿元认购了6871万股;以11.8亿元竞拍购得银华基金21%股权,该笔交易创下中国基金公司股权转让的最高单价。
2013.09
辽宁成大发布定增预案,募资不超过18.564亿元,用于投入新疆宝明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一期)项目。定增完成后,巨人投资将持有4.32%的股份,海博鑫惠(李兆会控股)将持有4.98%的股份,二者将分别成为其第三和第二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