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数以亿计的资金正裹挟着万向钱潮投入对“特斯拉”概念的炒作。
北京时间2月15日凌晨,万向集团击败“小超人”李泽楷,成为了美国电动车巨头菲斯科的收购方。消息传回国内,万向旗下上市公司万向钱潮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板,随后停牌。
2月24日傍晚,万向钱潮发布澄清公告,称收购是母公司行为,与上市公司无关,且上市公司2年内没有投资菲斯科的打算。但市场依旧对这只股票趋之若鹜,公告后的4天里,数亿资金涌入万向钱潮,继续爆炒“中国特斯拉”概念。
新京报记者 郑道森 北京报道
万向击败“小超人”李泽楷
美国菲斯科公司成立于2007年,曾是美国电动车领军者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过在2013年11月,因经营不佳,菲斯科申请破产保护。
万向与香港“小超人”李泽楷都希望买下菲斯科,两家竞购的消息,早在今年1月初就不断发酵。作为万向集团旗下主营汽配的上市公司,万向钱潮的股价从1月10日的4.94元,一路涨至2月12日的最高8.52元。
北京时间2月15日凌晨,在持续了3天19轮的竞拍之后,万向集团以1.492亿美元的代价竞拍成功,比李泽楷1.491亿美元的出价仅仅高出10万美元,这一价格,已是最初2500万美元出价的6倍。
万向竞拍成功的当天,媒体纷纷跟进,但万向集团迟迟未发声,上市公司万向钱潮也未对此事进行公告。
资本已是闻风而动。2月17日周一开盘,万向钱潮的股价“一字”涨停,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股价又出现了两个“一字”涨停。2月19日午间,万向钱潮发布公告,称因股票出现异常波动,自13时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并购与万向钱潮“两张皮”
在雪球论坛上,有投资者将万向钱潮与国内最大的电动车公司比亚迪进行了对比――截至2月19日停牌前,万向钱潮的市值为167.93亿,而比亚迪的市值已超过1000亿。若与菲斯科的整合完成,万向钱潮在市值上是否会向比亚迪,甚至特斯拉看齐?
2月18日,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万向钱潮是非常优异的新能源汽车标的”,给予公司“增持”评级。国泰君安分析师表示,并购成功后,万向集团将同时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动车电池公司、电动车整车公司。
不过,万向钱潮2月24日晚刊发公告,部分否认了这个说法。
万向钱潮公告称深交所公司管理部两次发函,要求对万向集团收购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进行说明。万向钱潮的解释是――收购是大股东万向集团的行为,并非上市公司,此前的媒体报道主体也相当明确,若公司主动申请停牌,反而会引来中小投资者的误解。
万向钱潮公告称,近2年内,上市公司也没有投资菲斯科的打算。对于上市公司开发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公告称将争取万向集团支持,使之能配套。“但鉴于新能源汽车当前尚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预计在未来2年内,对公司营业收入等不会带来影响。”
公告还称,菲斯科公司的产品是增程式新能源汽车,万向电动车公司生产纯电动汽车,两者技术路线完全不同。
“万向电动汽车公司产品尚未实现批量,无法实现正常盈利,2013年仍继续亏损。”公告称:“电动汽车整车发展投入大,风险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公司管理层没有提出投资万向电动汽车的动议。”
澄清公告难阻大量资金买入
由于公告明确指出,收购菲斯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有限,2月25日,万向钱潮股价下跌9.96%。2月26日上午,万向钱潮再次出现小幅下滑,但当日午后,大量资金涌入盘中,股价被拉至涨停,收盘后数据显示,当日成交量高达2亿元,换手率12.57%。
2月27日,万向钱潮又上涨了4.21%,成交量为2.11亿。相比之下,此前一周连续的“一字板”涨停行情中,万向钱潮单日的成交量都不过数百万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万向钱潮股价上涨的背后,已有大笔资金融资买入。2月25日、26日、27日,万向钱潮的融资买入分别达到2.59亿元、3.08亿元、4.4亿元,占市值的17.1%、18.5%、25.4%。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万向钱潮的新一轮上涨?
从2月26日龙虎榜的数据来看,买入前五名的均为营业部席位,卖出第一名的则是机构席位,第二到第五名也均为营业部席位。
有分析认为,万向钱潮的新一轮行情或是受到美股特斯拉暴涨的带动。在2月26日的A股行情中,只要是与特斯拉沾边的相关题材都受到投资者的眷顾,包括锂电池板块、充电桩板块,以及稀土永磁和石墨烯等概念股。
继2月18日发布研报之后,国泰君安分析师2月27日再发研报力挺万向钱潮:“即便菲斯科不注入,我们认为也不会改变万向钱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属性,目前中国只有万向集团具有豪华电动车业务。”
不过,也有分析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万向钱潮基本面中规中矩,电动车资产因盈利困难至今未能装入上市公司,此番收购短期内并不能给上市公司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当概念炒作的浪潮褪去,股价或出现大幅回调。
■ 相关
鲁冠球的“造车梦”
作为万向集团的“掌门人”,鲁冠球的“造车梦”由来已久。这位企业家曾放言:“我不造汽车,我儿子也要造。”
万向集团官网显示,公司创建于1969年,从鲁冠球以4000元钱,在钱塘江畔创办农机修配厂开始,至今有员工三万余人,2012年实现营收1165亿元。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万向就进军美国。万向官网称:“如今在美国制造的汽车中,每3辆就有一辆使用万向制造的零部件。”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汽配商,万向集团一直希望由汽配商晋级为整车制造商。
汽车分析师钟师称,从汽配到乘用车的拓展,一是行业准入非常繁杂,二是风险相对较高,浙江的青年汽车、重庆的力帆等的乘用车项目都相继失败,万向做事稳扎稳打,到底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鲁冠球一直在反复地权衡。国家对新能源车的高调鼓励,让他看到了机会。
2010年5月,万向集团与美国Ener1公司合资,首期投资3亿多美元,在杭州建立全自动化的电芯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更加引人瞩目的,是万向集团对美国最大的新能源锂电池制造企业A123的收购。汽车分析师钟师称,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电池,万向集团对于A123的收购,为后续发展汽车奠定了基础。
在竞购菲斯科成功之后,鲁冠球在接受浙江媒体采访时称,到一定程度时,中国将会成为菲斯科的生产基地,未来菲斯科会在国内实现国产化。
(郑道森)
(原标题:变身“中国特斯拉”万向钱潮引“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