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美股北京时间1日讯 本月,中国经济大有一点开门不吉的味道,周二,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跌到了近三年最疲软的地步。可是,分析师们并没有特别慌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的贷款基准利率依然有4.35%,这就意味着央行还有足够的空间以降息来刺激经济,毕竟,这样的事情美国、日本和欧洲央行都已经持续做了很多年了。
不过,彭博视点却刊文指出,这样的想法很可能是站不住脚的。中国人民银行一年之内已经六次降息了,却没有起到任何明显的提振增长效果。相反,通货紧缩压力依然可观:生产者价格连续四年下滑,年平均缩水6%。进一步的宽松很可能只会使得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不是相反。
看上去,这似乎与后危机时代的正统派经济观点矛盾。2009年以来,面对通货膨胀率降低到零,全世界经济增长大幅减缓的局面,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几乎是无一例外地动用了各种宽松政策,试图以此刺激经济。美国联储、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都降低了利率,而且还增加了信贷提供量,希望投资和需求能够得到新的刺激。尽管在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依然萎靡,但是量化宽松背后的逻辑却没有受到真正严重的质疑。多数意见都认为,如果没有这些激进的干涉,这些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状况甚至会比现状还要糟糕。
不过,中国的情形有其自己的特点。他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是掀起了信贷推动的大规模投资与建设狂欢,而在当时还受到了广泛的赞扬。他们使用借来的资本建设公路、机场、工厂和住宅,速度近乎疯狂,造成了整个经济系统当中全面的大规模产能过剩。比如,2015年当中,中国将安装14千兆瓦的太阳能面板,可是在国内的面板产能面前,这点需求实在不成比例: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2014年当中,中国生产出了34.5千兆瓦的面板。要知道,那一年里,全世界也不过只安装了28.7千兆瓦。换言之,单单中国一家的产能就足够满足全世界近90%的需求。
产能与需求之间令人瞠目的缺口自然会导致价格的暴跌。麦格理集团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中国钢铁行业每吨钢亏损大约200元人民币(31美元),因为他们的炼出的钢实在是太多了。这份报告指出,按照正常的想法,或许制造商们可以按照比例减产,来让供求回归平衡,但是“钢厂害怕失去市场份额,也害怕一旦现在停产,将来要恢复生产还需要投入新的资本”。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一直在迫使钢厂坚持在市场上,不然他们就必须承认自己有大量的不良贷款”。换言之,众多企业为了活下去,为了获取能够让自己再坚持一天的现金,还在不断竞争杀价。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进一步的货币宽松只能让价格下跌得更厉害。具体说来,这种作用会通过两条渠道发生。首先,廉价贷款会刺激企业购买更多产能,因为他们相信这些投资受到批准意味着政府的隐形担保,而持续增长可以让自己获得大而不倒的地位。比如,中国电力需求每年的增长速度只有大约1%,但是现有电厂实际上只有大约55%的产能投入了运转。可是就这样,中国还在新投入740亿美元,来让煤电产能增长15%。这对价格当然不会是好事。
其次,低利率会让那些原本该死去的企业继续活下去,成为僵尸企业。在政府要求避免违约和可能的裁员的压力之下,国有银行持续增加新的贷款,作为这些企业的救生索。华创证券估计,2015年当中,新贷款的半数其实都是用在了偿付既有贷款的利息上。这样的做法客观上等于保护市场上的过剩产能,鼓励企业继续进行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生产。
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大约两倍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两位数。这个国家所真正需要的其实恰好相反。债台高筑,状况不善的企业应该清算,帮助整个系统减少不必要的产能。整个过程必须小心控制,将裁员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在正迅速老龄化的社会中,这是完全可能做到的),让银行收回资本,以确保其财务健康。信达这样的专业力量可以帮助进行不良贷款的解套工作。
诚然,这样的做法是伴随着可观风险的。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局面的稳定,中国不能允许失业率迅速升高,也不能忍受错失大的经济增长目标,不然就会引起社会和投资者的质疑。问题在于,如果听任现状继续下去,让通货紧缩驱之不散,让债务和不良贷款持续膨胀,结果只能越来越糟糕。(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