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摩根大通(JP Morgan)经济学家在最新报告中提出了关于2015年的中国经济最值得关注的10个问题并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些问题包括中国政府是否会下调2015年增长目标、经济转型是否会继续、房地产市场是否会继续调整、金融风险是否依然受控等。
1. 中国政府是否会下调2015年增长目标?
中国将把2015年增长目标从2014年的7.5%下调至7%,不过也有30%概率将增长目标定在7-7.5%之间。中国不可能接受IMF[微博]的建议将目标定在6.5-7%。
中国经济2015年可能增长7.2%,主要受益于服务板块相对稳定的增长和经常账户盈余。不过,房地产板块的疲软和制造业产能过剩将造成持续拖累。
2.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否会继续?
尽管我们预计房地产板块的调整和多个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将在2015年继续拖累制造业,服务业将会继续以相对稳定的步伐扩张。因此我们预计中国将继续稳步进行经济转型。
3. 房地产市场是否会继续调整?影响是什么?
我们预计房地产市场调整将会在2015年继续,近期依然属于供应过剩。房价可能进一步下跌,不过应该会在明年下半年企稳。从峰值到底部,我们预计全国平均房价跌幅将在5-10%的区间,二三线城市通常跌幅更大一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家庭收入增长强劲而且预计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仍将维持强劲,即便房价出现温和下跌,以房价收入比衡量的住房购买力将会得到极大提升。
4. 中国金融风险是否依然受控?
中国金融系统风险虽然较高,但不可能在未来两年演变成全面的危机。首先,尽管按照历史和国际标准,中国企业债务非常之高,但家庭债务非常低,只有GDP的25%,而政府债务(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但不含国企债务)占GDP的59%,依然处于可控范围。第二,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但7%以上的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依然是最高的。第三,中国的债务主要是内债,而国内储蓄率高于50%,全球第一。第四,尽管债务增速很高,总资产也在快速增长,因此除房地产和矿业等少数行业外,杠杆率一直维持稳定。就政府部门来讲,政府所持有的国有资产和4万亿美元外储是很强的缓冲,可以应对潜在的危机。最后,中国对国际资本流动仍相对封闭,因此资本大规模外逃引发危机的风险非常低。
5. 中国是否会面临财政悬崖?
地方债新规将有助于控制地方债务问题。短期而言,从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转向市政债券融资应该可以缓解融资与地方政府项目的期限错配问题、降低利息负担,从而有助于降低违约风险。从长期来看,可以强化地方政府借贷的市场纪律性,因为市政债券通常要求更为严格。
6. 中国央行[微博]的运作框架是否发生改变?
改变货币政策运作框架的主要理由是担心传统货币宽松造成扭曲。当央行通过降息或加速信贷发放来放松货币政策,地方政府和国企往往可以优先获得信贷,而那些对利率不敏感(愿意接受较高利率)的借贷者将对其他板块造成挤出效应。新的运作框架正是针对上述担忧的一个短期解决方案。央行通过定向宽松可以向特定板块注入流动性,包括中小企业、保障房和农村地区。不过这种新做法本身也有其缺陷,可能造成新的扭曲,因为中国央行可能并不具备引导行业借贷的专业能力。另外,新框架下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较低,给市场造成不必要的不确定性。
最近的降息意味着中国央行转向积极宽松立场。2015年至少还将有一次降息,并辅之以其他措施,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7. 国际油价大跌对中国影响几何?
考虑到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外生性的、供给驱动的国际油价下跌所引发的PPI通缩将提高企业利润和家庭收入,支撑经济增长。
8. 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是否将再次扩大?对人民币意味着什么?
原油下跌有助于经常账户盈余扩大,从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过人民币2015年可能维持稳定,年底目标为6.15,与2014年底目标相同。但我们预计汇率波动性将会加大,明年上半年国内经济疲软和联储加息预期所引发的美元强势可能让人民币站上6.20。
9. 中国经济转型对世界其他地区影响如何?
中国经济转型并不意味着将放弃投资。中国投资占GDP比重2013年为47.8%,是不可持续的。转型目标是将投资降至更合理的水平,比如2020年降至35-40%。这意味着中国投资将会减速,但并不会崩溃。所以尽管全球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已经结束,但中国大宗商品需求不会崩溃。
10. 中国结构性改革的下一步是什么?
在目前阶段,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将会继续在所有领域小步推进改革。因此,虽然我们已经几乎在所有领域看到了一些进展,但没有太多突破性进展。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应该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由于近几年金融失衡快速累积,这一点具有优先性。
(松风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