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亚洲商讯


经济触底反弹可期

  国家统计局网站昨天公布消息,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疲软态势还是让人颇为担心,人们期待第四季度能够稳定回暖。

  由于中国经济体量的日益庞大,其增长的速度必然会呈现滑落的轨迹,即便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好转,其增速放缓也是必然趋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访问欧洲,也反复阐述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运行总体平稳”。

  不过,对一部分公众以及研究机构来说,他们总还习惯用过去高增长作为标准来评判当下的经济形势,只要数据比过去低,就唱衰中国经济。这种判断不太合理,因为现在7%的增量几乎相当于过去10%的增量,尤其是此番经济增长的质量要比过去强。

  具体而言,它强在两个方面:这种增长是在节能减排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比如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碳排放强度下降5%左右,是多年来最大的降幅;同时,此番增长不是依靠大水漫灌,而是在多行业宏观调控、强调提质增效的背景下实现的。

  这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内涵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待和评判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裂变期、转型期和结构调整期,就像一只蝌蚪逐渐成长为青蛙,就不能再以尾巴长短来判断。

  最高决策层也多次强调,不会因为经济指标短期的变化而影响到改革的定力。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高度重视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做一只把脑袋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昨天,李克强在会见外宾时也特别强调,“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对面临的挑战也不掉以轻心,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实现全年主要任务。”

  完成全年的主要任务既需要高度负责的精神状态,也需要切实有效的举措。其实,从前三个季度的情况来看,这个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只是外界通常有一个误解,认为GDP增长7.5%才是完成任务,但年初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的其实是“7.5%左右”,高一点、低一点都算是完成任务。

  至于就业、收入、物价等任务指标,目前看来还是相对乐观的。比如1~9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十几万人,已经提前锁定了成果。而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前三季度这个数据是6.9%,若第四季度稍加把力,完成任务也不在话下。至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目标,前三季度的数据是2.1%,应该说处于完全可控的状态。

  换句话说,最艰难的一个季度已经过去,经济已经触底等待反弹,尤其其他一些国家经济好转,9月的出口出现稳健增长,只要消费和投资再跟上,第四季度情况回暖应该是大概率事件。现在全社会最需要的其实就是两点:一是提振信心和士气,给岁末的中国经济与社会添把柴火;二是推陈出新,将出台的刺激举措不断落到实处。

  所谓“信心和士气”,既包括了普通居民敢于、乐于消费的信心,也包括了企业抢夺市场份额的信心,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减少审批、减免税费等改革举措可以推陈出新,政府的流程越顺,市场的效率就越高,全社会的活力也就越充沛。同时,在“迟早都要干”的领域大做文章,在一些民生、环保、水利、铁路等项目上加大投入,灵活运用“定向”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让微刺激形成多措并举、一举多得的局面。





上一篇:大摩发声:A股已恢复长期牛市
下一篇:德银大幅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