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9月23日,第三届中以工业研发合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科技部及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共同主办,合作涉及到产品创新、服务、应用程序等众多领域。会议前夕,以色列首席科学家Avi Hasson在以色列使馆举行新闻发布会。
用四年时间跃居第二
1977年起,以色列与美国开始了研发方面的合作,四年前,中国同以色列的合作才刚刚展开。短短四年时间,中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以色列第二大研发合作国家。据Hasson介绍,当下以色列与世界各地共有50项合作协议,其中8项属于中国,涉及到的地区有江苏、山东、广东、上海、深圳等。
Hasson表示,在即将展开的会议上,中以双方不仅会讨论两国合作的名目,更会将重点将放在战略方面,包括具体的推进和执行。会谈也会涉及到能源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环保等众多方向。
Hasson说:过去的25年里,以色列在研发领域的合作是比较闭塞的,现在我们意识到研发领域的合作应该跨越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国家,开放式合作,这样才能生存。正在于中国建立的,是长久的合作关系。目前工作的首要目的,也是建立合作平台,推进学术界与学术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用成功案例树立榜样
关于中以之间的合作规模,Hasson没有透露具体的数字。他认为,中以之间的合作达到数亿美金的级别,在这样规模的合作中,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的案例。他说:“我们需要树立榜样,有了好的榜样,其它的企业才会模仿,在这样的合作中,我们注意的是影响”。
他同时也承认,两个国家因为文化差异、语言差异、时区差异,合作起来也充满挑战。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不容易,一步一步推进合作也不容易。但这是值得去做的,而且没有任何选择,一定要合作。
Hasson指出,研发不只是科技方面的合作,它的目的是推进经济发展。他开玩笑的说:“我被称为首席科学家,但我是在经济部工作的,这正好能说明问题”。
中以合作放眼全球
在Hasson看来,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对外合作针对的都是世界各地的市场。他说:“以色列现在在世界上进行的双边合作有很多,也有一些是三边合作。我们希望能看到与中国的合作更多,也希望中国能参与到这种三边合作中。合作领域产生的技术,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市场,而是适合全球的发展”。
他认为,中以间的合作不是把以色列技术带过来转让给中国,同时以色列也会像中国学习。是把两国的研发能力聚合在一起,进行新的研发和合作。比如以色列在医学方面的操作方式和能力,就很适用中国市场,跟中国合作起来会比较容易。
他这样介绍以色列政府在合作中的角色:“以色列政府为自己的企业提供资助,如果公司能够创收,那么公司会返还3%给政府,政府用返还的资金注入新的企业。我们不直接对某个公司投资,只是扶持他们”。(鞠硕硕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