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本周访蒙古,预计基建交通和矿产合作是重头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8月18日讯,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四、周五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预计在矿业、基建交通、天然气管道等经贸合作领域有望取得新进展。今天下午3点,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将出席媒体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今年是中蒙建交65周年,此次出访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1年后再次出访蒙古国。《人民日报》评论称,这是习近平继7月韩国之行后“又一次走亲戚、串门式的访问,表明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高度重视”。
两国在矿业、农牧业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
蒙古国主要产业有农牧业、矿业、交通运输业等,矿业是支柱产业。近年来蒙古政府实施“矿业兴国”战略,已探明80多种矿产和6000多个矿点,其中煤炭蕴藏量约1520亿吨、铜2.1亿吨、铁20亿吨、磷2亿吨、黄金3100亿吨、石油80亿桶。
据悉,为吸引外资特别是中方投资,蒙古国做了大量工作。去年该国修订了《投资法》,对外资和内资一视同仁,并为外资公司的登记注册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此外还修订了《矿产资源利用法》和《石油法》,进一步关注和保障投资者的权益。目前蒙古国在矿产品深加工方面还没有足够的技术,两国在此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还是蒙古国煤炭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去年蒙古国向中国出口煤炭量为1800万吨,今年设定的出口量达3400万吨。今年中国与蒙古国签订煤炭出口及加工协议,未来20年内中国将从蒙古国进口10亿吨煤炭。
此外,蒙古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天然草场,但蒙古国农牧业发展水平低、生产技术不够发达,发展潜力巨大。双方在畜牧业、畜产品深加工、种植业、农业新技术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
去年9月习近平率先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值得关注。蒙古国驻华大使苏赫巴特尔认为,这一构想让该国觉得“触手可及”:一方面蒙古国西部与中国的新疆有着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另一方面,经济带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蒙古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石油、天然气、电力能源出口提供便利,增强公路、铁路等道路建设。
在蒙投资中企有望获利
中国十多年来一直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国,中蒙贸易额从1994年的1.2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0亿美元。截止去年10月在蒙注册中国企业达到5951家,占该国外企49.11%。中蒙有14个边境口岸,货物运输距离近,费用少,成本低。
中国对蒙古投资主要行业有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贸易餐饮服务、建筑工程与建材生产、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等。尤其在矿业勘探、开发和矿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中蒙两国有较好合作,矿业投资占中国在蒙总投资高达51%,截止今年1月共计445家中资企业在该国从事矿产领域投资经营。大智慧通讯社对在蒙投资的中企进行了不完全统计。
在矿产等能源领域涉及的中企有:中核集团、神华集团、华电集团、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有色金属(08306.HK)、中国铝业(601600.SH)、亿利能源(600277.SH)、杭萧钢构(600477.SH)、宏润建设(002062.SZ)等;
在基建领域涉及的中企有:中交集团、葛洲坝集团、中国机械工程(01829.HK)、中国北车(601299.SH)等;
在金融领域涉及的中企有:中国银行(601988.SH)等。
附近年来中蒙领导人五次会谈
2012年11月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习近平先后和蒙古国领导人有四次会谈;李克强也和蒙古国总理有过一次会谈。会谈在经贸领域集中在矿业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合作三个领域。
第一次:2013年4月博鳌论坛,海南
内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合作。在深加工、新能源、农牧业、跨境运输等领域开展合作。
第二次:2013年9月上合组织峰会,吉尔吉斯斯坦
内容:蒙方正在实施“矿业兴国”战略,双方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思路加强经贸合作,搞好互联互通大项目。
第三次:2013年10月蒙古国总理访华,北京
内容:习近平出席,双方落实好矿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总体合作思路,重点开展矿产资源大项目和互联互通合作,以点带面,推动中蒙经贸合作在规模和质量上有新的提升。
第四次:2013年10月蒙古国总理访华,北京
内容:李克强出席,共同签署《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签署了包括双边经贸、航空、科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合作文件。双方对连通两国的铁路、公路、天然气输送、电力输送等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中方支持蒙方建设工业园区和经济区,愿同蒙方探讨建立边境自贸区;加强金融合作,积极研究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开展两国企业本币贸易结算。
第五次:2014年5月亚信峰会,上海
内容: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拓展两国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蒙投资兴业。
加强矿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