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商社消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大部分行业都是以西方国家公司为主导,石油工业尤其如此。曾雄霸一时的“石油七姐妹”就是最佳例证。眼下,这一局面正成为过去式,亚洲能源企业后来者居上,紧逼西方脚步。
如今,全球各地的能源投资,都少不了亚洲国企的参与。伊拉克油田开发——中石油、马来西亚国油先后竞标成功;巴西最大盐下层石油拍卖——中石油、中海油领跑;墨西哥能源改革——亚洲油企锁定投资席位……
事实表明,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大把的金钱和机会涌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趁着西方石油巨头“休养生息”的空当,亚洲能源公司强势崛起,掀起了全球能源产业“小高潮”。
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国际化程度高的产业,能源是国与国之间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一个焦点,没有任何行业比能源更具代表性。20世纪5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是一幅由美英公司占据半壁江山的“七姐妹”画面:美国新泽西标准石油、美国纽约标准石油、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美国德士古、英国波斯石油、英荷壳牌以及美国海湾石油。时至今日,这一结构早已瓦解。
“七姐妹”名号来源于意大利现代能源工业创始人恩里科·马太伊,他曾被称为凯撒以来最有权势的意大利人,有生之年一直号召意大利摆脱外国垄断集团的控制。由此可以窥探出“七姐妹”曾经的辉煌:他们曾是石油规则的制定者和行业垄断者,1950—1960年间在中东大肆钻油敛财,但最终没能逃过时间和行业的变革,欧佩克的成功出世,让他们消逝于历史尘埃中。
半个多世纪后,经过几番重组和兼并,“一母同胞”的西方公司仍然十分活跃:标准石油化身埃克森美孚;波斯石油变成英国石油;德士古和海湾石油合体变身雪佛龙。除了仍然屹立的壳牌、道达尔外,我们赫然发现了许多国有身影——沙特阿美、俄气、俄油、中石油、中石化、挪威国油、巴西国油、马来西亚国油……
越来越多人相信,全球能源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将持续下去,随着北美走向能源独立,能源市场的主要贸易流量将转向亚洲。那些曾高度关注美国和伊拉克“石油争夺战”的人,已经开始将伊拉克的未来押赌在亚洲身上,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光考虑到能源消费和石油贸易的前景,环大西洋国家的霸主地位就早该让贤了。《金融时报》援引预测数据称,1984年,亚洲地区的原油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1/6,2013年该比率增至1/3,接下来的20年,这个比例或将达到1/2。《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3年版)》指出,能源正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中国和印度占到总增长量近90%,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石油消费涨幅最高的国家。
数据显示,1985年,中国原油日消耗量不足200万桶,2013年该数字已飙升至1050万桶。多家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原油日消耗量有望超过2000万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有油企的结构很难不发生变化。顾名思义,国企清一色都是由国家主导经营的企业,这些企业靠国有化带动、靠国际化崛起,它们被作为国家“所有物”而“圈养”着。但圈养有圈养的好处:其一,后台强硬,国有身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不容忽视;其二,资金充实,国库相当于“任君采撷”。
目前,中国、马来西亚、韩国、印度等国有能源巨头,都具备管理复杂国际业务的能力,且有意壮大自身业务团队,而非榨取短期利润。此外,它们几乎没有季度和年度业绩压力,这是多数西方私企所望尘莫及的。
最主要的是,亚洲的国有油企在“政府公关”方面做得相当到位,政府会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便利和福利,以扩大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为国家经济利益塑造正面形象。即便是那些非国有公司,也会以国家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这是亚洲和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
与亚洲政府的“务实”相反,西方国家多数时候不仅不会提供政策“辅助”,反而会拉能源企业的“后腿”。以英国为例,该国最大天然气供应商森特理克集团2013年10月提高国内煤气和电力价格,引起国民抗议,英政府随即展开审查,并以“贪婪”称之。
森特理克反驳称,除了要承担从国际市场进口能源、向用户家庭配送电力与煤气等高额成本开支,还要完成英政府的绿色能源指标,即便是涨价,也有95%以上的收入流入政府腰包。这样的“拉锯战”,事实上只是苦了国民。
可以说,有两大因素正在驱使亚洲能源巨头后发赶超。第一,亚洲各国政府对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信心十足,从亚洲自欧债危机起被赋予“拯救欧洲”的使命开始,其权力和地位正逐步稳固。
第二,西方巨头的退缩。包括壳牌、雪佛龙在内的多家西方石油公司,都在抛售资产,并削减资本开支,以维持健康的现金流。美国媒体以“萎缩的巨头”等尖锐词汇来形容它们,称其被企业社会责任、政治方向等因素“绑架”,已没有最初的冲劲和冒险精神,这更为亚洲能源企业腾出了“崛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