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粮食安全镜鉴
有保有放、官民一体、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是日本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
因地少人多,作为农产品进口大国,日本从近一个世纪时间之前便开始逐步部署其海外农业安全战略。
它目前的海外农业安全战略可以算是“危机推动”的产物。“二战”结束之后,作为美国同盟的日本,曾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在1973年时,日本国内发生了‘豆腐骚动’,但在全球粮食危机之下,美国亦于同年针对其国产大豆实施了出口禁令,对高度依赖美国大豆的日本也不例外。此举对日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打击,并因此加快了其海外农业投资的步伐。”国研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微博]在其所著《全球农业战略》一书中如此写道。
与日本曾经的情况类似,中国目前也同样遇到了维持自给率困难加大、国际供应链过度集中的困境,日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秉持的各种思路及采取的具体做法,应可为中国的海外农业安全战略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日本的农产品进口战略
“二战”结束之后,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饮食结构的现代化转向,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出现了迅速下滑。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从1960年-2010年的半个世纪当中,其自给率从79%下滑至39%。
在此种条件之下,日本对农产品的进口采取的是“有保有放”的对策。对于大米等少数基本口粮品种,日本通过各种贸易手段进行管理,使之维持在较高的自给率水平之上。
具体而言,日本为限制农产品进口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制度。日本从1995年开始执行GATT乌拉圭回合决议,废除所有农产品的进口数量限制,但对于需要保护的本国主要农产品实行进口关税配额制,对于超出配额部分,征收高额关税;二、国营贸易政策。作为保护本国农产品的重要手段,日本政府指定农林水产省食品局等部分机构垄断小麦、大麦等农产品的进口。
此外,为了保障国产大米,日本还对进口大米的用途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其用作食品加工和饲料等用途,严禁用作主食。因此,日本目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大米的自给率基本维持在95%。
日本海外农业布局思路
早在1917年,日本就成立了专门协调海外农业活动的机构。而在2009年时,日本又发表了《关于为粮食安全保障而促进海外投资的指示》,对其海外战略进行了新的谋划。目的是建立起全球的粮食供应网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积极通过与粮食出口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深深渗透到主要产粮国和全球主要的粮食贸易网络。
目前日本已经构建起 “粮食安全保障海外投资促进会”,其干事会成员包括日本外务省、农林水产省、财务省、经济产业省、国际协力机构(JBIC)、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日本贸易保险(NEXI)。
其具体的战略措施包括:
一、 与粮食出口国建立合作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等形式对非洲、拉美、东欧等地区提供农业援助,发展同当地政府、农业组织及民众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 建立粮食信息收集系统。日本在维护同主要粮食进口国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同时,对替代粮食出口国的各类农业信息,如农作物栽培情况、农作物品种以及品种特征、食品安全性问题、粮食仓储、运输等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以备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及时地找到替代粮源。
三、 官民一体的海外投资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成规模进行农业海外投资。目前其已经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农业海外投资模式。(一)完善投资环境。日本政府与投资国积极签订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协定,协调因政策和法律制度不同产生的分歧,为日本企业投资海外创造良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二)加大金融和保险支持。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为符合条件的日本企业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针对投资地因为战争、政权更迭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日本企业受到的损失,日本贸易保险公司则提供各类保险,降低其海外投资和贸易的风险。(三)及时提供各类农业投资服务信息。日本各相关政府机构、金融及保险公司等,均会为日本企业提供各种关于投资机会、区域发展、商业、政策、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情报,以及各种关于投资地的研究报告,为日本企业制定走出去战略提供充分、详实的信息和参考建议。此外,日本农林水产省下还设立了海外农业开发协会,在海外投资农业的日本企业每年可获得一定的预算支持。对于有意投资海外农业的日本民间企业,其投资的调查费用也有一半由日本政府提供。日本政府每年还发行4期《海外农业开发》,向企业提供海外农业投资信息。
四、 建立海外粮食供应链。在“官民一体”的海外投资模式下,日本政府积极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农业直接投资和企业并购,尽可能多地掌握农业资源,建立海外粮食供应链。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国际贸易顺差和日元汇率升高,日本迎来了海外投资的高峰。目前日本在海外的农业投资,大多来自这一时期。由于日本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高度依赖,这一时期日本的海外投资总额中有一半以上都集中在美国。日本企业通过这些投资,参与美国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并且以这些投资为基点,在北美农业全面布局。
近年来,随着国际粮食市场的供需格局日趋偏紧,日本开始了新一轮的海外农业拓展。目前的主要投资目标集中在中南美洲、中亚和东欧等农业新兴地区。
“官民一体”真意
日本的“官民一体”海外投资模式具体如何操作?其在巴西的操作,是个很好的例子。
“二战”结束之后,因日本移民较多,巴西出现了许多主要同日本开展农业贸易的组织。日方将这些组织统称为“日系农协”。目前,分布在巴西各州的日系农协组织有60多家,统一由日系农协中央组织――巴西农业拓植协同组合中央会进行管理。
这一体系为日本进口农产品提供了基层的组织基础。2005年时,日本通过日系农协组织,进口了31万吨玉米以及68万吨大豆。
为了对巴西的生产进行扶持,1979年9月-2001年3月,日本官方通过“日巴塞拉多农业开发合作”项目,分期分批对巴西援助的总额共计279亿日元。正是在这一项目的扶持之下,日本从巴西的玉米进口量,已经从1978年的5.8万吨提升到2008年的56.8万吨。
除了官方的扶持体系,日本五大农业公司(丸红、全农、三菱、三井、伊藤忠)近年来也开始加速其在巴西及南美洲其他各个农业大国增加投资。这一方面是为了日本国内自身的农业安全考虑,另一方面,这些农业公司自身亦有其商业考虑――由于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南美洲作为新兴的粮食产地意义重大。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海外农业投资信息统计,日本五大农业公司预计将在2015年时在南美洲地区获得2200万吨的粮食收购能力(目前是1000万吨),是日本粮食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三。
上述一系列措施,为日本得以成功实施海外农业战略提供了帮助。目前日本在海外的屯田面积已达到1200万公顷,相当于其国内耕地总数的3倍。
除此之外,按照日本官方统计,在日本海外供应的60%多的粮食里,美国已经下降到22.2%,而中国的供应量则已上升到18.3%。包括山东莱阳等多个地区,日本企业均已经建立起农业生产基地。
【作者:《财经》记者 焦建 】